【
仪表网 行业财报】8月12日,海能技术(430476)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4.87%;归母净利润547.15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121.97万元,同比扭亏;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
海能技术是专业从事科学仪器及分析方法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属于中国证监会规定的
仪器仪表制造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为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药物及代谢产物分离分析、农产品及加工制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物监测、大学及职业院校科研与教学提供科学仪器及分析方法,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仪器服务商”。
多年来,海能技术基于光谱、色谱、电化学等原理与技术,通过坚持不懈的自主研发和并购合作,逐步形成了以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色谱光谱、通用仪器为主的四大系列百余款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林水产、环境、第三方检测、化工、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科研与教育等领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质量控制从业人员提供生产工具和分析检测方法。
2025年上半年,公司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坚持长期发展战略、聚焦科学仪器主业,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根据年度经营计划,保持稳定的研发和市场投入,加强精益管理,不断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606.80万元,同比增长34.87%;营业总成本14,047.00万元,同比增长8.0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7.15万元,同比增长139.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16.92万元,同比增长54.5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4,658.12万元,较期初降低2.43%;负债总额11,245.85万元,较期初增长26.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3,801.80万元,较期初降低7.16%。
海能技术表示,报告期业绩扭亏为盈系前期的研发、市场投入及多品种的产品布局在报告期内得到了较好的市场反馈,报告期内,四大系列产品收入均实现增长所致。
半年报显示,自2016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20.85%。近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超过15%。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发明专利12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 53项、实用新型专利131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91项,已受理在审查的发明专利申请41项。
半年报披露,海能技术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研发的“细胞膜色谱智能分析仪器”已进入产业化前期,该产品具备智能化、高通量、生物识别等特性,有巨大应用前景,将提升国内新药研发领域的研发效率和自主可控能力。此外,公司正推进基于国产“鸿蒙系统”的仪器操控系统开发,提升数据安全,计划在今年内完成部分型号的上线。
为顺应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海能技术全资子公司海能基石投资2.3亿元在上海松江建设科学仪器智能制造基地,将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探索无人产线和智慧仓储系统。同时,公司大模型智能运营部也已完成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规划,计划于下半年实施,将有效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海能技术表示,相较于各细分领域国外知名仪器厂商,公司目前在收入规模、产品技术、研发实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并推动产品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