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行业政策】日前,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品质苏州”建设行动方案(2025年)》(下称《方案》),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促增长,全面推进“品质苏州”建设。《方案》明确将强化质量技术基础,重点推进
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与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在深化技术赋能方面,《方案》提出:推进质量赋能发展。推动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基础级智能工厂建设,200家以上规上企业开展先进智能工厂建设,择优培育一批国家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分层分级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创新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40%以上。完善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培育认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左右。在人工智能、动力电池等重点产业链组建一批质量创新联合体。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领域实施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
实施计量筑基工程。推动产业计量融合创新,积极争取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计量融合创新试点。培育国家、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力争获批筹建国家纳米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申报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江苏)。推动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推动高新区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做优做强,支持昆山、工业园区申报筹建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
强化
标准支撑引领。探索建立产业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布局联动机制,建设标准创新联合体,促进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在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力争新建一批高能级标准化载体,以标准为牵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发挥中德标准化合作苏州创新中心、标准化创新综合体等载体作用,加强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推动苏州企业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不少于5项,国家、行业标准不少于200项。
提高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推进吴中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工业园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创新中心(吴江)等平台建设,推进江苏省集成电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省羊绒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全链条服务行动,推动20个以上产品碳标识认证应用。实施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质增效工程,建成高水平站点5个以上。
除仪器仪表与检验检测外,《方案》还包括构建质量强企梯度培育体系、推动首席质量官人数突破6万人、新增3家检验级以上企业、覆盖2000家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持续推进“苏州制造”品牌认证,推出20个以上认证产品;推动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基础级智能工厂建设;强化食品安全、药械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新增5000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等具体任务目标。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