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摘要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牵头的研究团队在柔性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领域取得新突破。团队开发的“气体淬火辅助的原位涂层技术”,大幅缩小柔性钙钛矿光伏电池与刚性钙钛矿光伏电池在光电转化效率上的差距。

  【仪表网 研发快讯】近日,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团队联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李永玺教授、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仁烁光能(苏州)有限公司(简称“仁烁光能”)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团队首创“气淬辅助的原位涂层技术”,制备转化效率达27.5%的柔性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并成功实现放大制备,大面积柔性叠层模组认证转化效率达23.0%,创双项世界纪录,大幅缩小了柔性与刚性钙钛矿电池的效率差距。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新一代光伏技术的核心方向。然而,长期以来,柔性基板上的器件制备往往依赖于旋涂设备结合反溶剂工艺,难以制备均匀、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导致其能量转换效率(PCE)远低于刚性电池,尤其是大面积模组的效率差距更为显著,成为产业化的 “卡脖子” 难题。
 
  “基础研究必须带着产业视角解题”该研究的牵头人、南京大学教授谭海仁强调,“高校擅长从分子机制、材料特性等基础层面突破,企业则更懂实际应用需求 —— 比如环境条件(常压常温)下的产业可行性与实验室性能,两者必须‘同频共振’。” 谭海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于2021年创办仁烁光能,他深知产学研协同的重要性。
 
  此次研发合作中,南京大学团队创新性地开发了“原位添加剂涂层策略”,在连续气体淬火条件下,向湿润的钙钛矿薄膜动态引入添加剂,精准调控结晶过程。“柔性模组的制备就像在粗糙的帆布上作画,溶剂挥发时极易形成裂纹和孔洞,而我们的研究则像是为了对薄膜进行‘修复术’”论文第一作者李曼亚比喻道,“通过离子通道可以精准的输送添加剂到缺陷处,尽可能地提升柔性基板上的薄膜质量。”
 
  仁烁光能在本次研发中负责了工艺创新和资源支撑:“实验室的小面积工艺无法套用至大面积模块——基板平整度、涂层速度、气体流量的微小波动,都会导致薄膜质量不均。”仁烁光能研发专家、南京大学博士后肖科说,“仁烁光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全钙叠层设备和工艺技术,在本次合作研发中,仁烁光能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实验室研发的"动态结晶控制"技术转移到工业级狭缝涂布设备上,在30×40cm²的柔性基板上实现宽带隙薄膜的单次成型。
 
  本次校企合作结出了丰硕果实:小面积(0.049 cm²)柔性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 27.5%,首次实现的大面积模组(20.26 cm²)经认证效率达 23.0%,均刷新同类器件的世界纪录。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基于模组尺寸展示了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在10毫米弯曲半径下(相当于1%拉伸应变)可以承受10000次折叠,保持初始效率97%以上。同时,热循环条件、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条件、紫外预处理条件下的模组也分别展示出稳定性改进效果。“这可以使柔性光伏真正具备实用价值,因为我们是基于要落地的目标去寻找解决方案的”论文共同通讯、南京大学李永玺教授强调。
 
成果价值:全面开启曲面轻质能源市场拓荒之旅
 
  柔性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具有轻量化、低成本、可弯曲、高效率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仁烁光能将以此为始,进一步深化量产工艺,针对不同场景,陆续推出不同类型的柔性钙钛矿光伏组件。在建筑领域,将通过开发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产品,美化建筑、点亮城市的同时,悄无声息地实现城市建筑的能源化变革;在移动消费领域,开发便携移动电源,为手机、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乃至人体智能服装在户外提供电力;在航空航天领域,通过贴附或独立成翼,满足无人机、航天器的能源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本项科研合作正是当下校企联合创新实践的缩影。南京大学课题组重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原始创新;仁烁光能意在满足市场需求,持续推动量产工艺优化。虽研究方向、科研资源方面各有侧重、各有优势,但创新致用是双方共同的目标。2023年,南京大学同仁烁光能共建了“钙钛矿光伏校企联合实验室”,仁烁光能以技术合作开发方式开启了校企联合创新之路。在具体合作研发中,双方通过项目人员联合办公、每日会商总结等方式在彼此之间建立了稳定高效的沟通机制。本次科研合作中,双方都基于产业化导向,从基础研究和规模工艺角度进行交叉研究、互相支撑。
 
  “科技创新不能‘关起门来搞’,产业创新也不能‘摸着石头过河’”谭海仁教授总结道,“柔性钙钛矿技术的突破,本质是‘学界出题、产研解题、企业答题’的协同结果。该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发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基础研究突破 — 中试放大 — 产业转化”的合作模式,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