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产业报道】数据显示,“十四五” 规划《纲要》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我国不仅筑牢 14 亿人能源安全底线,更以绿色低碳转型、硬核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活力,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供应足、韧性强:能源 “大动脉” 保障经济民生
“十四五” 前四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达 “十三五” 五年的1.5倍,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超欧盟年度水平。通过加快产供储销体系建设,2024年全国发电量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能源产量折50亿吨
标准煤(占全球1/5),能源自给率超80%,消费增量90%以上国内自主保障。
“西电东送” 等 “能源大动脉” 支撑资源优化配置,东部40% 用能来自中西部调配;民生保障持续升级:建成全球最大充电网络(每5车2桩)、农网累计投资超8000亿元,户用光伏装机1.8亿千瓦年增收140亿元,五年为用户省办电投资超3000 亿元。极端天气应对中,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保障供电,未发生大面积停电,守住民生 “生命线”。
转型快、成色足: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
“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 升至60%,风电光伏合计装机达16.8 亿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 80%),规模连续多年全球第一。2024年风光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18.6%,今年上半年达近25%,新增发电量覆盖全社会用电增量。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年均升1个百分点,预计超额完成 “十四五”20% 目标;煤炭占比年均降1个百分点。我国出口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他国减碳41亿吨,近十年助力全球风光度电成本分别降60%、80%。
创新强、突破多:“大国重器” 领跑全球能源技术
我国新能源专利占全球4成以上,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 核电、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等 “大国重器” 投运;油气开发突破深地 “万米”、深海 “千米”。新型储能装机9500万千瓦(全球第一,较 “十三五” 增30倍),氢能消费规模3600万吨(全球第一),AI 广泛应用于电网巡检、新能源预测等领域。
风电光伏全产业链完备,建设成本降至每千瓦4000元、3000元左右;236项能源首台套装备落地,推动 “样机变产品”。
改革深、活力足:民营经济成转型主力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构建 “1+6” 规则体系,2024年市场交易电量23.8万亿千瓦时(较 “十三五” 翻番),占全社会用电60%以上,97万家经营主体(2020年的5倍)参与。民营经济活力凸显:超60% 风电整机、绝大多数光伏设备企业为民营,电力设施建设民营占比超85%,10家民企参股核电(最高持股20%)。
能源投资五年占全社会固投近10%,年均增速超16%;2024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80%,新型储能等新业态投资近2000亿元。
全球协作与未来:贡献中国方案,建能源强国
共建 “一带一路” 中,我国与100多国开展绿色能源合作,推动特高压等技术 “走出去”,与10多国签可再生能源协议,2025年上合组织能源会25个项目签约400亿元。
“十五五” 将加快建新型能源体系,目标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5%,通过五措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壮大新兴产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能源支撑。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